line icon

广西探索女足培养体教融合新模式

1640013512& 作者:

  新华社南宁12月19日电(记者黄浩铭)在广西南宁市第十七中学的足球场上,30多名女足队员在教练的带领下练习各种基本动作。这群12至15岁的孩子是广西女足未来几年的“当家花旦”,肩负着振兴广西女足的重任。

  2019年9月,在自治区体育局的支持下,广西足球协会积极探索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培养有潜力的精英女足球员的路径和办法,与南宁市第十七中学合作共建,组建广西女子足球精英梯队。队员集中在2006至2009年出生的年龄段,平时的学习和训练都在南宁市第十七中学进行,广西足球协会派出专业教练和生活老师负责队员的训练和生活,文化课程则由南宁市第十七中学的老师负责。

  广西足球协会副主席庞东霞介绍,这些队员从各地选拔而来,确定入队后学籍统一转到南宁市第十七中学。队员平时和普通的初中生一起上课,利用周一至周五下午两个小时和周末、假期进行训练。与依托体校进行培养的模式相比,体教融合的好处是队员文化课不会落下,训练质量也有保障。

  今年13岁的卢玥希4年前开始接触足球,她当时就读的广西南宁市民族东小学是第一批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在学校受到足球启蒙后,她喜欢上了这项运动。2019年暑假的选拔中,她被广西足球协会的教练看中,进入广西女子足球精英梯队。经过两年多的专业训练,卢玥希在训练场上的绕桩运球、左右盘带拨球等动作流畅,目前已是球队的中场组织者。

  “我不光会踢球,文化课也挺好的,总成绩经常排在全班前五。”卢玥希说。

  根据梯队年龄的特点,广西足球协会和南宁市第十七中学制定了适合队员的培训计划、训练方式、竞赛方案。同时配备了后勤保障团队,负责队员的吃、住、行等,保障队员运动与学习均衡发展。

  南宁市第十七中学校长张焰介绍,当球队外出比赛时,学校会派校领导或老师随队。在赛事期间,各学科的老师会录制当天课程的讲解视频,随队老师利用晚上时间组织队员收看并集中补课,最大限度地减少比赛对文化课学习的影响。

  “队员的文化成绩都不错,如果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我们还会安排老师专门补课。”张焰说。

  广西足球协会青少部部长李祝表示,女足队员平时刻苦训练,在短时间内技战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第十四届全运会足球项目资格赛女足U18组(四川内江赛区)比赛中,以U15年龄段为主的广西女足,虽然存在着年龄和身体的劣势,但小姑娘们充分表现出灵巧、快速、脚下功夫扎实的特点,最终在27支参赛队伍中列第13名。这次比赛中,当时不满15岁的潘彦宏因表现突出,受到国家女子足球队教练的关注,今年11月入选国家U17女足集训队名单。

  广西女子足球精英梯队主教练李路表示,目前,广西女足正全力备战,争取在2023年学青会上取得好成绩,展现广西女足体教融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