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icon

城市24小时 | 瞄准全球中心,中部省会再造一座城

1705554948& 作者:

每经记者 杨欢    每经编辑 刘艳美    

Gnucjkoaqy1703249313942.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609341

据长沙晚报消息,12月22日下午,湘江科学城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湘江科学中心(交易展示中心、科学交流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湘江创新港、湘江院士港)、湖南大学科创港、湖南钢铁集团技术研究院、长沙市一中(湘江校区)、湘江未来社区、双湖家园、蔡伦路等一一亮相,七个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813亩,总投资227.9亿元,预计2026年基本完成建设。

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按照“一城一区三基地”的空间布局打造研发集聚区。一城即湘江科学城,沿湘江南北展开,跨越长沙、湘潭两市,环绕长株潭中央公园,北靠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南融湘潭九华经开区,是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结合部、湘江西岸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规划范围153.65平方公里,其中长沙市95.5平方公里,湘潭市58.15平方公里。

解读:当下,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正在成为城市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从科技创新“国家队”来看,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武汉、成渝和西安均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尤其在中部地区,武汉在科研、人才等领域表现更为突出,长沙要打破格局脱颖而出,需要更强大的创新驱动。

“将长沙打造成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这是今年6月举行的2023互联网岳麓峰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提出的战略目标。所谓“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即是研发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研发总部的集聚区,是高端研发人才的蓄水池,也是重大科技成果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策源地。

放眼全国,目前也只有长沙一座城市喊出了这样的目标定位。“摸着石头过河”,长沙提出,按照“一城一区三基地”的空间布局打造研发集聚区。其中“一城”即湘江科学城——要以此为核心集聚全球优质创新资源,在平台引领、产业赋能、成果转化、人才集聚、生态优化等方面全面突破,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集聚区、核心区、“引爆区”。

近年来,多地掀科学城建设热潮,包括广州、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都在规划推进科学城建设。其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基础的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原创性基础研究发展,汇聚科技人才;另一方面,科学城以产学研融合发展为重点,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湘江科学城的地理位置来看,沿湘江南北展开,跨越长沙、湘潭两市。在当地看来,其不仅能实现长潭间发展要素高效流动,也有助于激发长沙、湘潭产业创新动力,提高两市产业的经济密度与发展韧性,增强人才吸引力,引进一批企业研发中心落户,逐步形成集聚效益。

按照长沙的规划,到2025年,各类创新平台2600家,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人才总量350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力争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展望2030年,各类创新平台3000家以上,研发企业(中心)500家以上,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初步建成。

#动向

横琴、前海两大发展规划重磅发布

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期至2035年,规划范围为横琴岛“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其中,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设为“一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

同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正式公布,规划范围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域,共120.56平方公里。规划指出前海的四大战略定位,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其中后两项为新增战略定位。

上海规划未来全市将形成1000公里的市域铁路

12月20日,上海市域铁路标准化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召开。会议发布《上海市推进市域铁路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6年)》。上海已有机场联络线、南汇支线、嘉闵线、示范区线等多条市域铁路处于建设中。按照规划,未来上海将形成1000公里的市域铁路。据悉,上海市域铁路标准化联盟也是全国首个地方市域铁路标准化工作技术组织。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正式启动

12月22日,特斯拉在上海完成拿地签约,宣布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正式启动。作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这一布局“未来赛道”的工厂计划在2024年内投产。特斯拉介绍,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吉瓦时。每台商用储能电池可储存超3兆瓦时能量,适用于可再生能源系统、峰值需求管理等多场景应用。

合肥至武汉高铁日前已获批复

据中国新闻周刊消息,新建合肥至武汉高铁初步设计日前已获批复,计划于12月底正式开工建设。合武高铁是沪渝蓉高速铁路承东启西的关键区段,其动工标志着沪渝蓉高铁进入全面加速建设期。建成后的沪渝蓉高铁将取代原有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作为我国贯穿东西的沿江大通道,串联起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11个省(市),成为长江流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主骨干、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动脉之一。

#声音

稳楼市,最新定调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12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在住房和房地产方面,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房地产政策。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形势。”倪虹表示,要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稳妥处置房企风险,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

同时,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实施好“三大工程”建设,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

#数读

工信部:今年预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4.3%以上

12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预计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稳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保持全球第一。

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发展方面,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稳步推进,工业母机、关键软件等重点领域创新实现新突破。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达到29个、26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17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5万家。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09.1万辆。45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加快。与此同时,信息通信业稳步发展,截至11月末,累计建成5G基站328.2万个,6G技术试验加快推进。

#放榜

中国地级市/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百强,江浙成最大赢家

12月19日,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报告2023》,揭晓了“2023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含副省级城市,下同)”“2023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

报告显示,2023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中,广东深圳市、浙江杭州市、江苏苏州市位列前三。分区域看,前100名中,东部地区53个、中部地区25个、西部地区18个、东北地区4个,其中,西部地区数量增加4个,在四大区域中席次增加最多。分省看,江苏和浙江数量最多,均为11个,山东9个。

2023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中,江苏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位列前三。分区域看,前100名中,东部地区66个、中部地区20个、西部地区12个、东北地区2个,其中,中部地区数量增加3个,在四大区域中席次增加最多。分省看,江苏和浙江数量最多,均为19个,山东18个。

#人事

李路明任清华大学校长

12月22日,据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消息,日前,中央批准:李路明同志任清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王希勤同志不再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公开简历显示,李路明出生于1968年2月,曾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院长等职。2022年9月,李路明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职工发展中心主任,至此番履新。

李路明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机与环境工程、脑起搏器、神经调控,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都劳动奖章等。今年11月,李路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